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的配樂,

無疑是 「海盜 + 熱血」 的最佳主題動機式配樂三部曲代表作之一。







首部曲「The Curse of Black Pearl」,中譯鬼盜船魔咒,

作曲Klaus Badelt,

算是現階段Hans Zimmer旗下,近年逐漸崛起的得意門生,

Klaus Badelt投身德國電影圈與廣告界多年,98年經由季默引薦入主好萊塢影音國度,

陸續參與「變臉」、「全民公敵」、「埃及王子」等片的幕後音樂工程,

近期作品有「太極」「海神號」「康丁斯坦」等,

(個人最欣賞的作品是「The Time Machine時間機器」,超動聽的絕品)



首部曲最大的貢獻,就是訂出「主題旋律」,非常振奮人心

然而廉價的熱血鋪陳過多,造成聆聽上的氾濫與嘈雜,相當可惜。







二部曲「Dead Man's Chest」,

中文翻譯做了不少更動,感謝Wesley大大提供資訊,詳情見文末附註。

二部曲最大噱頭就是Klaus Badelt的師父親Hans Zimmer親自披掛上陣,

許多死忠聽眾因為對於季默老大期待過高,反而造成二部曲的評價甚至比首部曲還差,

但也不全是沒有可聆聽之處,像是Jack的調皮主旋律、食人族逃亡的華爾滋等,

都十分令人驚豔,唯整張配樂調性被切割得很嚴重,又與首部曲差異不大,

國內外網友也都沒有手下留情>.<

有一個詭異的地方,Zimmer的r怎麼不見了?







最終大亂鬥「At World's End」中文翻譯「世界的盡頭」,

季默老大終於發揮應有的實力,

除了融入濃濃的中國風(新加坡主題),更加入男生獨唱、眾人吟唱,

搭配古箏、二胡等催情樂器,開頭就十分討喜。

最令人熱血的,就是季默老大他將他過去最擅長一口氣七八分鐘的長曲,

重現在熱血沸騰的海盜亂鬥中,除了有他一貫的男子氣概之外,

也不忘加入濃濃的惆悵與柔情,

非常難令人想像,這傢伙竟然還是The Holiday這陽光燦爛配樂般快樂配樂的作者!

三部曲把主題定的十分明確,

沿用首部取的熱血主題,二部曲的調皮Jack,創作出三部曲的最終氣勢,

除了過癮,更是感動!

另一個詭異的地方,怎麼沒有Music Composed by Hans Zimmer?







最後,

小聊一下美術設計的部分,

其實一二部曲的tone相當接近,都是以單色調系的打印方式呈現,

顏色也是混色、暗色的低調色,

但到了三部曲,竟然出現了「兩隻中國龍」,

旁邊還有極度中國風的圖騰轉折..........

連顏色都變成飽和的黑色與紅色雙色調。



我一度以為我買到了「花木蘭」之類的卡通原聲帶 orz....



好吧,不是嫌棄他不好,

只是沒有一貫性,實在有點可惜,



另外,魔戒三部曲也有這個小毛病,

二、三部曲的調性很接近,以簡單的筆觸與大地色系,

首部曲就顯得格格不入,







手邊還找到了紅磨坊,也來湊各熱鬧,

比較不同的是,這兩張都是出自同一部電影,並非多部,

設計也十分BZ風格^^









附註:

轉載自http://disney.lovesakura.com/Special/2007/070513/index.htm



當時由於美國迪士尼公司要求片名前面必須加上『加勒比海盜』五字強調跟迪士尼樂園設施的淵源,

所以第二集的片名臨時由【神鬼奇航2:聚魂棺】改為【加勒比海盜:神鬼奇航2】。



但是很多人還是不明究理,都以為第二集名稱是【神鬼奇航2:加勒比海盜】,

包括一些迪士尼官方產品的代理單位,像是EMI的原聲帶、得利影視的DVD等等,

還是犯了這個錯誤。總之,還是要強調一下,『加勒比海盜』五字是中文片名的主標,不是副標。



如今第三集推出了,按照第二集的邏輯應該是取【加勒比海盜:神鬼奇航3】,

但這樣玩下去片名實在有點蠢,

或許博偉才因此不在乎片名字數太多而取名為【加勒比海盜-神鬼奇航:世界的盡頭】,

既符合美國迪士尼官方的規定,也譯出原本英文片名的真正涵義。

以下是正名

2003年第一集:【加勒比海盜-神鬼奇航:鬼盜船魔咒】(Pirates of the Caribbean: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)

2006年第二集:【加勒比海盜-神鬼奇航:聚魂棺】(Pirates of the Caribbean: Dead Man's Chest)

2007年第三集:【加勒比海盜-神鬼奇航:世界的盡頭】(Pirates of the Caribbean: At World's End)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oiss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