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大家在想要把家中電視升級為液晶時

很容易都會直接反應的利用家中原本的電視尺寸

也許有人會稍微再換大一點



一般在電視機的觀賞距離計算上

都是直接以3H-5H的方法去做估計(指螢幕高度的3-5倍)

但是那是在720級以下的HD才採取的做法



現在市面上的液晶多數都是1080級的FULL HD

如果用以往的觀賞距離去看FULL HD

以2.5公尺的距離去看720級電漿跟1080級液晶

你就會發現,以肉眼去判斷兩者細節上的差異是很困難的



這其實也是跟人的眼力有相對的關係

因為人的眼力要去看2.5公尺遠的細節有其難度

那麼以此推論...

就違背了選購液晶的初衷:追求更細緻的畫質

所以現在歐美計算的公式是

最佳觀賞距離=螢幕高度/垂直解析度*3400

正式將解析度納入最佳觀賞距離的考量因素



其實液晶電視的尺寸主要應該是取決於觀賞距離

好比說你所選的電視的最高解析度是1080

然後測量你家裡最常看電視那個位置與電視機之間的距離

距離1.25公尺以內適合32吋

距離1.45公尺以內適合37吋

距離1.65公尺以內適合42吋



一般來說大家看到這個距離以常理來看會覺得太近

也就是說

最佳觀賞距離並不等於眼睛健康距離 XD

不過現在科技已經比以前進步許多

訊源處理技術也已經很成熟

對於肉眼看不見但仍會傷害眼睛的雜訊

或者色彩太艷麗造成眼睛負擔...

都大為降低了



建議大家可以實際去賣場用最佳距離去看電視

相信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

如果實在不習慣這麼近的距離

還是可以購買自己覺得合用的尺寸

然後在任何想要追求高畫質享受的時候,再調整為近距離的觀賞

也是一種變通的方法



以上是小弟的一些拙見...

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交流^













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oiss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